用實干詮釋“測井人生”——記水文隊物探測井公司副經理程錦亮
發布:張曉明/2022-11-15 16:56:23 來源: 審核:周元寶/2022-11-17 11:51:46 瀏覽量:次
“是那山谷的風,吹動了我們的紅旗,是那狂暴的雨,洗刷了我們的帳篷……”每每聽到這飽含激情的動人旋律,腦中就會浮現出程錦亮的名字——水文隊物探測井公司副經理,作為地質工作者的“眼睛”,他曾多次榮獲局“勞動競賽先進個人”、隊“十佳職工”“先進職工”“黨員示范崗”等榮譽稱號。
不忘初心的“技術能手”
“干好勘探一直是我的初心!”小時候父母曾帶程錦亮到煤炭大省山西居住一段時間,恰逢元宵節,他發現鄉里常有人用大塊煤炭壘成塔狀,里面放柴,外面貼上大紅字條,上寫“旺氣沖天”等字。孩提時代的他,總愛盯著“火塔”,心里嘀咕著,這些埋藏地下“烏金”是怎么被發現的?地質夢就這樣深深地烙在童年的程錦亮心里。懷揣著這份夢想,一路求學,直至本科畢業后,來到水文隊工作。他工作兢兢業業,在物探測井領域刻苦鉆研。經過組織培養和個人努力,已經成為物測公司副經理、煤炭勘探領域物探測井的青年專家,在全省煤田地質系統物探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“優秀獎”。他先后主持參與《安徽省宿州市衛校電法勘探定井報告》《安徽省淮北煤田大演武煤礦深部煤炭普查報告》等省級基金項目報告編制工作。其中《渦陽縣備用水源地勘察施工項目成果報告》,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的第十九屆優質地質報告評選中,榮獲專業地質報告二等獎。撰寫的《陀螺定向技術在袁店二礦風井凍結造孔工程中的應用》《渦陽縣龍山石灰巖地區電測深電法找水及鉆孔驗證》等多篇論文分別榮獲局第三屆地學論壇論文優秀獎、省煤炭學會水害防治專業委員會學術交流會優秀論文評選三等獎。
孜孜不倦的“測井班長”
“要做,就要把事情做到最好!”程錦亮是水文隊出了名的“拼命三郎”,很能打硬仗。自2009年來到水文隊,13年來始終奮戰在測井一線,每當遇到急難險重任務,他總是帶頭奔赴在一線,用實際行動詮釋“忠誠、敬業、執著、合作、創新、奉獻”的新時代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精神。多年來,程錦亮參與完成了楊柳礦煤田地質勘探、袁店二礦水文地質補勘等100多個工程項目的測井、定向糾偏工作,累計測井210余萬米,為臨渙礦風井注漿、風井凍結等多個重點工程項目提前竣工奠定堅實基礎,創下多項施工新紀錄和經濟效益新指標。在渦陽縣備用水源地勘察項目中,面對夏日炎炎,他與施工班組人員一同起早貪黑,背負著數十余斤的電法設備在“青紗帳”中穿梭,放線、砸電極、跑極……為及時高效配合野外施工,傍晚他在結束高強度野外作業后,堅持每天將當日采集數據資料進行解釋,吃不上“熱乎飯”、睡不成“安穩覺”已成為他的生活常態……功夫不負有心人,最終該項目高質量完工,為渦陽縣的可持續發展及人民飲水安全提供了切實保障,他帶領的測井隊伍被業主評價為“一支能打硬仗的專業隊伍”,打造的優質精品項目獲得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贊賞。
敏而好學的“創新達人”
“必須要啃下這塊硬骨頭!”程錦亮年齡不大,卻是技術革新的“大拿”,常被同事們戲稱為水文隊的“鋼鐵俠”。在從學徒工到技能專家的成長過程中,他把所有業余時間都用于學習和鉆研,寫了1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,并通過自身努力拿到“建筑工程”和“市政公用工程”建造師資格證書。身邊的同事常說:“程錦亮是個‘科研實力派’,極具系統性、創新性。他擅長結合自身實踐,總結經驗,積極開展測井工藝技術創新。”在唐山馬城鐵礦注漿凍結項目中,面對多口“S”型鉆孔,他帶領團隊立足一線生產,創新推出“一種有線隨鉆水龍頭增壓缸循環裝置”,在原有設備基礎上設計改進,減少定向鉆進時間30%以上,該項技術已獲得國家實用性技術發明專利。在負責臨渙礦風井凍結工程項目時,由于機械陀螺儀老化故障頻出影響生產,他在儀器旁,一待就是一天,對設備進行檢測、維修、調試,及時準確提供成孔技術參數指導施工造孔;在后續新購置的光纖陀螺應用中,他經過多方查閱資料、計算模擬,創新改進電腦軟件,不僅使得數據采集提高80%,還實現了數據分析的直觀化、人性化。多年來,他立足崗位解決生產難題50余項、小改小革10余項,多項技術專利在煤田地質系統得到廣泛應用。
“背起了我們的行裝,攀上了層層的山峰,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,為祖國尋找出富饒的礦藏。”在新時代新征程的道路上,程錦亮表示,將繼續秉承“團結拼搏、銳意進取、以隊為榮”的水勘精神,用實干詮釋“測井人生”,用奮斗鐫刻“青春榮光”,踔厲奮發,勇毅前行,向更高更遠的目標前行……
“背起了我們的行裝,攀上了層層的山峰,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,為祖國尋找出富饒的礦藏。”在新時代新征程的道路上,程錦亮表示,將繼續秉承“團結拼搏、銳意進取、以隊為榮”的水勘精神,用實干詮釋“測井人生”,用奮斗鐫刻“青春榮光”,踔厲奮發,勇毅前行,向更高更遠的目標前行……
張曉明/文